• OA
  • |
  • “萧氏模式”的缔造者——记宜昌市人大代表、宜昌萧氏茶叶集团董事长肖勇
    发布日期:2010-02-25    浏览量:1704

           他:肖勇。宜昌市人大代表,带着一种责任意识一直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他是企业的掌门人,在搞好生产经营、保持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他用锲而不舍的努力制造了萧氏集团的发展奇迹,是他用一系列的创新思维使萧氏集团成为了湖北茶产业的领头企业。


                             茶叶清洗:开启茶饮健康新时代


           现代社会人们在饮品上讲究食品安全、健康,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更加开始注重饮食健康。如何减少农药残留、大自然污染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避免对消费者身体的伤害?肖勇一直把茶园药肥科学管理当做萧氏集团进行药肥革命的主题。基地建设一开始,萧氏茶叶集团就禁止化学药肥在茶园的使用。为了从根本上解放茶农的思想,杜绝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肖勇创造性地实行为茶农提供低毒农药,推广科技知识,让茶农实施生物防治法系列措施,成为了萧氏集团制造健康、放心食品的必修课。记者从萧氏集团的培训记录上看到,从1999到2009年短短十年时间,萧氏集团在大宜昌范围内举办了各类知识讲座、培训班达2000余场,印发的科普知识宣传册近百万册(份),受益茶农达70万余人/次,从源头上夯实了萧氏茗茶的洁净化。
          在全球制茶历史上,从来没有对茶叶清洗的概念,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大自然中茶叶受到风砂粉尘重金属的自然污染、飞禽昆虫的粪便虫卵的生物污染和农药、化肥等残留的人工活动污染。大家在沏茶时,习惯上把[DY]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以此试图清洗干茶里面残留的残渣,而事实证明,经历了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数十道工艺精制后的茶叶成品,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是绝非一杯开水所能清洗干净的。能不能对茶叶进行清洗呢?肖勇在全国茶叶年会上一提出这个概念,与会的大部分专家就反对声四起,认为茶叶加工不能颠覆传统工艺,那样会影响茶叶品质,更有专家直言不讳地说这是胡闹。
           为了解决茶叶品质与自然污染的矛盾,肖勇没有因专家的置疑而偃旗息鼓,而是带领公司科技部成员历经多年的反复研究,大胆尝试吃[DY]个螃蟹。三年后他将一篮经清洗后制作的茶叶送到了专家面前,当专家看到清亮的茶汤、鲜绿的茶叶、浓香的茶味,连连称赞该茶为茶中极品。当得之这是经过洁净化加工的产品时,见多识广的专家们无不被肖勇对茶叶品质提档升级的执着追求所动容,更对茶叶鲜叶清洗对产品质量提升的可行性逐渐认可。
     2007年10月20日,茶叶鲜叶清洗生产线在浙江厂家下线,并现场展示。一时之间,业界哗然。茶叶鲜叶清洗,为什么要洗?有什么意义?萧氏集团董事长肖勇低调的接受了无数媒体及消费者的置疑。他说:没有清洗的鲜叶,就如没有清洗的白菜,能吃,但绝对不够卫生。现代社会消费者对食品的绿色、健康、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茶叶作为入口饮品,其性质也将逐渐由农副产品向食品转化。萧氏集团首创鲜叶清洗将彻底解决灰尘、异物等残留,保障茶叶产品质量。茶叶清洗增加了茶叶的生产成本,影响了企业的利润,但是能够让消费者喝上安全、健康、放心的洁净化茶叶是萧氏集团一直以来的追求。萧氏自主创新的世界首条茶叶鲜叶清洗自动化生产线,突破了国内外几千年来茶树鲜叶不清洗的历史,从茶叶鲜叶[DY]步开始保障产品健康安全。


                      基地建设:形成萧氏驰名品牌模式


           2008年,萧氏集团顺应茶叶产业发展需要,投资兴建了占地面积、生产能力和科技含量在全国同行业领先的邓村茶产业科技园。
           2009年5月8日,萧氏[CN]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在夷陵经济开发区奠基,企业从传统茶叶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向茶饮料、茶粉体、茶化工、茶机械、茶化妆品等纵深发展的大幕正式拉开。
           2009年5月18日,位于宜巴高速主干道??夷陵区雾渡河镇500吨绿茶加工项目基建动工,这是公司又一个引进国际一流设备的茶叶初加工项目,将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茶叶、银杏、杜仲资源,积极研发生产保健类茶产品,为企业多类茶产品开发及出口创汇奠定基础。
          2009年8月16日,集团下属湖北高山明珠生态有限公司在樟村坪镇新上一条占地2500平方米,年加工500吨的乌龙茶加工生产线,此举打破了湖北不产乌龙茶的历史。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封槐松在夷陵参加“湖北省现代茶叶加工业现场会”时,称赞萧氏邓村茶产业科技园是湖北茶业水平进步的体现。[CN]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陈直、所长杨亚军、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权启爱、质量认证中心主任付尚文等先后数次到公司考察调研,一致表示企业现有的生产设备及工艺属世界一流水平。正是萧氏集团每年有这些大基地建设的步伐,才会迅速取得[CN]驰名商标这一荣誉。
             产业延伸:打造茶叶循环经济链
          肖勇说:“[CN]茶产业的发展,必须突破惯性思维,跳出行业来思考发展方向,茶行业的竞争不是立顿(立顿是世界最大的茶叶公司, [CN]茶叶一年的外贸量不及一个立顿公司),而是咖啡和可乐,茶饮料茶食品可以为茶行业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茶叶行业竞争力;茶机械可以提高茶叶加工水平。所以,茶叶的纵深化多元化加工是未来的[CN]茶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整个[CN]茶叶市场正面临着从传统加工向现代连续化加工转型,而国产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水平低,导致诸多国产设备无法按要求达到生产标准。2007年底萧氏成功进日本知名茶企的初、精制绿茶生产设备。萧氏茶叶集团与日本厂家经过近2年的多次讨论,根据国内消费者对茶叶的品饮需求,以及三峡茶区的原料品质特征,对设备和茶叶加工生产线做了更科学的改进,重新设计了产品结构,从生产原理上跨越式提高了茶叶的品质,符合三峡茶叶的特点和[CN]人饮茶习惯。肖勇还采取跨国合作的模式,公司拿出发明专利,日本企业负责生产形成互利共赢,并准备在[CN]首家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新上茶机械生产项目。
     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罗清泉等领导在对萧氏集团在城区发展大道的茶业高新科技工业园进行调研时,对萧氏集团在金融危机面前逆势而上,走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率先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茶叶深加工项目,提高茶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说:“茶机械这个项目好,可以带动一大批茶园,要尽快投产”。
          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和科技含金量,打造多元化茶产业经济,推动三峡区域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萧氏集团以“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技术集群化”为目标,投资15亿元兴建[CN]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项目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多酚、茶保健品、茶化妆品、茶纤维、茶机械、茶包装以及茶生物肥、茶工艺品等系列产品。从日本、台湾等地引进茶叶综合性深加工项目,将三峡地区优质茶资源与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全面推进茶叶多元化、纵深化发展进程,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效益,为[CN]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探索出新的道路。项目计划五年内,覆盖茶叶初制、精深加工等农产品领域,实现综合产值60亿元,创外汇2亿美元,年利税6亿元,安置劳动就业3000多人。


                             茶农利益,联动人大代表的大商情怀


          十多年来,肖勇领略到,只有尊重茶农,帮扶茶农,甚至把广大茶农视为本公司员工,才能有效带动茶叶基地的发展,因此萧氏公司独创了“茶农员工”理念。萧氏企业全力贯彻“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主题思想,以广大农村为基地,农民致富为永恒的主题,几年间把优质的茶叶价格由当初的10元/公斤涨到了今天的140元/公斤,一切围绕农民致富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近几年来,萧氏集团积极扩张基础辐射范围,已经在夷陵区、兴山、秭归等地共覆盖茶园基地30万亩,直接带动茶农近10多万人。
           不仅如此,公司成立茶农服务部、科技部、有机茶合作社、茶叶产业党委等基层组织,联系和服务农民,对鲜叶实行保护价格,年底红利返还等系列措施,保障茶农的根本利益。邓村乡江坪村的普通村民许大满就是萧氏茶叶集团“茶农员工”致富的典型。祖辈务农的的许大满通过卖茶积累了部分资金,在村里的街道上开了家商店,卖些日常用品,日子越过越滋润。据邓村乡统计,该乡茶叶面积60500亩,其中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茶叶一项就达3200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75%。
          2009年正月初五,萧氏茶叶集团年度工作布置大会,肖勇明确提出,要求企业在抵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茶农增收、保企业增效”;2010年的正月初五,肖勇再次提出了“幸福指数”的概念。茶农的信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员工更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他要求企业高管不断提升自我要求,勇于自我加压,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尽可能为提升茶农和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提供保障。
          为了

    技术支持:湖北国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