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
  • |
  • 湖北省茶叶产业链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汉召开
    发布日期:2021-05-30    浏览量:2445

    5月27日,省政协主席黄楚平主持召开茶叶产业链建设工作座谈会,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强省和产业链建设部署要求,紧扣打造千亿茶产业,发扬“拼抢实”作风,咬定目标、奋发作为,壮大龙头企业,擦亮公用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推动融合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为加快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1.jpg

    会上,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经信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农科院、省供销社等省直有关部门依次汇报我省茶叶产业链建设情况,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围绕加快茶产业发展作交流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十三届省人大代表、萧氏集团董事长肖勇发言

    2.jpg

    作为坚守生产经营一线36年的湖北老茶人,肖勇向与会领导汇报了萧氏集团在茶叶产业链整合提升方面的摸索实践,以及近年来在襄、十、宜、恩、荆以及省外茶产业考察交流过程中的一些感触和想法,并就产业链建设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他认为,湖北茶叶种植生产主要集中在 “五座茶山”优势产区,应该重点打造优势区域的优势公用品牌。他建议,一是科学制定“四绿一红一黑”的鄂茶品牌发展战略,形成“宜昌毛尖”“恩施玉露”“武当山茶”(或“汉江高香茶”)“英山云雾”(或“大别山云雾”)“宜红”“青砖茶”等湖北“六大区域公用茶品牌”;二是成立跨区域的四大茶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协会)全链条行业服务组织,即“宜荆荆恩”城市群茶产业协同发展联盟、“襄十随神”城市群茶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咸宁黑茶产业协会,以及覆盖黄冈、孝感、黄陂等主产区的鄂东区域茶产业发展协会,集聚整合区域内茶叶种、产、加、销、研、文、旅等茶产业全链条全要素,努力实现“产业牵线、专业分工、区域协同”的创新发展目标;三是将“六大区域品牌”纳入全省茶产业发展战略层面,由省政府划定区域红线并统一授权至各主产区市州政府,予以重点支持和优先打造。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建立“政府引导、协会推动、市场主导”的运行机制,推动我省“四大优势区域”“六大优势品牌”相促相融、协同协作和联动发展。

    同时,他提出龙头企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应更大力度扶持培强茶叶龙头企业。他建议围绕全省茶产业提质增效的现状实际和发展任务,综合市场主体的综合实力强弱、技术水平高低、优质产能大小、产业链条长短等各类要素,按照“一个产业+三五个龙头引领+一批骨干支撑”的梯次培育思路,通过“选好选优、培优培强”,重点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50亿元、20亿元、10亿元的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打造湖北茶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并从茶叶加工向产地下沉、精制加工向园区集中、产区与销区高效对接、建设现代茶产业集群基地、建设省级茶科研平台五个具体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黄楚平主席认真听取发言,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他说,湖北是茶叶生产大省,拥有发展茶产业良好基础。做大做强茶产业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富民强县、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jpg

    黄楚平主席指出,做大做强茶产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好产业大而不强、品牌杂而不响、企业多而龙头少、产业链条散而失衡、茶文化厚重而融合不够等问题。要着力加强品牌建设,下大力气打造具有全国影响、湖北特色的“红”“绿”“黑”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技术研发,开发茶产新品,拓展营销渠道,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茶叶深加工,拓展茶叶新业态,发挥“万里茶道”“东方茶港”等茶文化优势,做大茶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平台载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强化质量监管,加强全域绿色化生产,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使优质优价成为拉动绿色化生产的杠杆和动力。

    4.jpg

    黄楚平主席强调,要切实加强对茶叶产业链建设的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详细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三年行动方案”,“一年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兼顾、各负其责、整体推进,确保目标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省政协副主席彭军、王红玲,秘书长翟天山出席会议。


    文章部分来源:《湖北日报》


    全国服务热线:400-669-1398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经济开发区萧氏工业园
    技术支持:湖北国昇科技